锂电池还是燃料电池,谁会最终胜利?
导读: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系统是纯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部件,对于任何有志于在锂电纯电动车汽车上有所作为的国际主流车企,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让这个最为关键的部件被外人掌控的。
但BMW对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都没有很深入的认识和技术储备,所以我们看到BMW目前在i系列电动汽车上是三驾马车,i3是锂电纯电动车而i5和i8都是PHEV。之前BMW曾经将一辆245HP的宝马5系车改造成FC-EV(燃料电池是与Toyota合作开发),后来证实BMW已经暂缓其FC-EV商业化进程。BMW是双面下注的典型代表,潜台词则是因为在锂电和FC方面都不掌握关键技术心里完全没底。
Daimler-Benz之前走的是FC-EV路线,还收购了Ballard的燃料电池汽车业务,使其成为PEMFC零件开发公司。数年前Daimler-Benz也开始专注于PHEV,最近还“宣称”要推出一款跟Tesla Model S 相抗衡的纯电动汽车。
为了获得锂电相关技术,Daimler-Benz后来联合Evonic成立了 Li-Tec公司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后来控股),不过由于缺乏技术以及成本高昂等原因,Li-Tec一直没有市场而导致经营难以为继而破产。
日韩:由于日本同时在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产业链上同时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使得日本一直都是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头羊,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不过日本几大车企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Nissan 在PEMFC和二次电池上都有相当的技术储备,但不及Toyota强。Nissan和NEC合资成立的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Nissan控股51%)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 Leaf纯电动车自2010年投产以来,截至2015年十月底在全球已经累积销售超过18万辆。
Leaf纯电动车只是小型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级轿车。即便是2016年即将量产的新版Leaf,按照美国EPA标准续航里程也不到200 Km。Nissan在FC-EV上同样可圈可点,其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已确定在2015年年底上市。目前Nissan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战略是以锂电纯电动汽车为主,燃料电池电动车为辅。
Toyota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电动汽车领头羊,在HEV领域无人能及,截止到2015年七月底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销售量已经超过800万辆。Prius是全球第一种大规模量产的HEV车型,在电动汽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外,丰田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以混动见长。而反观其它欧美主流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拿不出任何一款车型可与之匹敌,丰田在HEV领域的霸主地位可见一斑。Toyota是全球主流汽车厂商中唯一对二次电池(锂电和镍氢)和燃料电池都有非常深入研究的公司。
Toyota 与Panasonic合资的镍氢电池厂Primearth Energy,Toyota控股80.5%。Toyota自身完全有技术能力生产锂离子电池,但Toyota并没有与其它日本锂电公司建立合资公司。丰田深知二次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是什么、燃料电池的长处在哪里,而不是玩一些虚无缥缈概念。于是,我就看到Toyota在HEV和FC-EV两方面的战略布局,而对LIB-EV不屑一顾。
而本田(Honda)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发展战略与Toyota非常相似,也是着眼于HEV和FC-EV两方面,这主要是得益于Honda在锂电和燃料电池两方面都有相当的技术积累。 Honda与汤浅合资成立的Blue Energy (Honda 控股49%)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而燃料电池技术则是与GM合作研发的,本田的新一代FC-EV FCV Clarity已经确定将在2016年量产。
韩国现代(Hyundai)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也是跟Toyota比较相似,现代2007以后与GM共同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加上之前与美国UTC的合作,现代汽车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方面颇有进展。去年在洛杉矶车展上正式推出了ix35 FC-EV, 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现代在混动领域也没闲着,HEV版伊兰特已经确定今年上市。
其实,这些国际主流汽车厂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战略布局,还可以从他们跟电池汽车的关联上管中窥豹。从HEV到PHEV再发展到EV,动力电池系统的成本比重越来越大,特斯拉Model S的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就已经接近整车成本的60%。
毫无疑问,动力电池系统是纯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部件,对于任何有志于在锂电纯电动车汽车上有所作为的国际主流车企,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让这个最为关键的部件被外人掌控的。那么,国际主流汽车企跟电池企业的关联,就是破解这些主流汽车厂家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战略布局的钥匙。
-
前两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354.4亿元 同比增长12.6%[2017/03/17]
-
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03/15]
-
奔驰将于博世集团(Robert Bosch)联手开发无人驾驶汽车[2017/04/06]
-
【高工巡回速报】冠城瑞闽10亿瓦时产能投产 首批动力电池订单成功交付[2017/05/05]
-
美海军联合开发3D锌正极电池 江特电机与珠海银隆签订26.55亿合同[2017/05/04]
-
牛电科技在京召开发布会,推出了全新的U系列电动车U1[2017/04/15]
-
让新能源汽车的赛场变得更富有挑战性,尤其是不断涌入的新进者。[2017/04/13]
-
2017年三元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简析[2017/04/19]
-
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打破动力瓶颈[2017/05/03]
-
现代汽车计划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推出一款全新的氢燃料电池SUV[2017/04/05]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的概念[2017/03/30]
-
比克汽车获签3000套新能源物流车协议[2017/05/03]
-
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2017/06/29]
-
新能源电动车获青睐,电池成关注焦点[2016/09/24]
-
sony也要进入动力电池行业?[2016/09/15]